漂浮式风电!山东20mw海洋能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公示-k8凯发

 漂浮式风电!山东20mw海洋能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公示-k8凯发









漂浮式风电!山东20mw海洋能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公示

发布时间:2024-12-01    来源:   关键词:漂浮式风电
11月26日,青岛市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发布《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源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分布式电源)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公示》。

根据公示,山东蓝谷风电有限公司于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东南大小管岛之间海域建设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源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分布式电源)项目。该项目用海类型属于特殊用海(一级类)中的科研教育用海(二级类),用海总面积19.1362h㎡,用海年限15年。

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计划于大小管岛之间海域安装v型5.95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试验平台,其中包括一台4.45mwvx型浮式风机和一台1.5mwvh型浮式风机,试验平台融合1.5mw波浪能、250kw*2光伏系统、7500m海上养殖5m/h海洋能源制氢系统实验项目,平台以七条系泊链系泊的方式固定,浮式风电试验平台所在位置与大管岛之间铺设一回10kv长度为2.3km的海底电缆,与小管岛之间铺设一回10kv长度为4.7km海底电缆,实现大小管岛电力连通,为岛上及蓝谷用户提供绿电。

项目在小管岛上建设能源站,为小管岛供能,同时并入国网,在大管岛上改造原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即墨区人民政府的海洋能与风能太阳能互补利用示范基地能源站,与中石化合作建设风电、波浪能、太阳能等绿色电力制氢能源站。大小管岛和蓝谷区域及浮体平台上共安装12.55mw光伏发电设施。此外大小管岛设置1.5m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装机容量共20mw,用海部分即该项目包括5.95mw浮式海上风电机组(1.5mwvh型 4.45mwvx型),其年上网电量为1976.7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3322h,容量系数为0.38;浮体平台上融合1.5mw波浪能发电机组,年上网电量为397.5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650h,容量系数为0.30;另浮式平台上融合安装太阳能光伏250kw*2。陆域部分为光伏电站安装容量为12.05mw,固定式安装方式,光伏电站建成首年发电量为1719.5万kwh,在运行期内的25年平均发电量为1624.7万kwh。首年等效的峰值利用小时数为1370h,25年平均等效的峰值利用小时为1294h。

该项目总投资16544.94万元,海上工程工期约为2个月。项目已于2021年1月22日取得核准批复,于2023年10月18日被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为青岛市v型浮式风电融合发展场景应用实验室,项目浮式风机试验平台下海实施,积极响应了加速场景验证,以场景建设验证技术成熟度,加快新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等相关要求,项目建设对于发展大容量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技术、促进能源转型、风电走向深远海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资讯来源: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