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安全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又一项原创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形成的专利、软件、论文等成果
研究团队基于对智能化带来的人机关系变革新特征的深刻把握,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抽象任务-认知过程-自动化分级框架的定性任务分析技术,实现了核电站设计基准事故缓解进程中模拟交互-数字交互-智能交互等全范围场景的人机交互行为建模;同时,研究团队将人机组队自动化降级信任依赖等智能化人机交互中的关键特征因素纳入绩效形成因子(performance shaping factor,psf)分析体系,使得新构建的psf体系更加完整、识别更为精准。
▲面向智能化核电站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框架
研究团队基于纵深任务的量化技术、实验室台山人因安全实践研究基地操纵员问卷数据获取的基础失误概率及绩效形成因子分布曲线,创新性的引入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抽样模拟,建立以可用时间和所需时间差为自变量的时间失误分布曲线,颠覆了传统hra方法先开展单点估计、再寻求概率分布以实现定量计算的研究范式,极大地提升了人因可靠性量化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能更有效地支撑人因安全风险的事先预测性分析与事后追溯性分析。
▲ i-hra技术特征与国际同类方法的比对结果
该项系统性的研发成果,突破了传统hra研究范式,在科学基础、数据基础、应用范围、变异性消除及智能交互支持等五个方面为hra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和新路径,也为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正在实施的核电厂人因可靠性数据库建立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志着行业在hra自主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更为有力地支撑核电站安全风险的精准控制与安全裕度精准评估。
资讯来源:中广核工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