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底,隆基国内电池产能计划全部切换为bc产能
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的严峻考验。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隆基绿能加快了泰睿硅片、hpbc二代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的量产突破,预计到2026年底隆基国内电池产能计划全部切换至bc电池。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bc产品推广不会面临太大的压力。回顾光伏过去多年来的发展,只要产品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那么这些高效产品在推广中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我们对公司bc产品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bc组件效率提升的额外价值
回顾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历史,过去的发展可以理解为组件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从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法》修订之后的20年时间里,光伏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从14%提升到现在的24%。钟宝申表示:每一次大的技术变化都带动了效率的提升,或者说因为效率的提升带动了行业的变革。
此前,光伏行业高度关注组件效率的根本原因是光伏发电的成本与面积高度相关。因为太阳能的能量密度较低、收集光能的成本较高,而传统封装材料、安装及运维成本相对来说是刚性成本。如果能在比较小的面积中产生更多的发电量,那这些刚性成本就可以被摊薄。
学校屋顶上一排排隆基hi-mo x6组件成为泰国法塔尼大学践行绿色校园理念的生动注脚
在同等面积下,和topcon相比,隆基bc二代产品的发电量高6%。这些增加的发电量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钟宝申在业绩说明会上举了个例子:无论是屋面电站还是地面电站,一个电站的税前利润率大约是30%~40%,发电量增加带来的收入增加意味着可以将税前利润提高15%~20%。
而对于topcon来说,如果要在同样面积下达到bc电站的投资收益,需要再增加15%~20%的topcon组件装机量。钟宝申算了一笔账:假设电站投资成本是3元/瓦, 则需要额外再投资0.45~0.6元/瓦。
bc产能的大规模投放
今年上半年,隆基hpbc二代电池量产线全线贯通,技术、成本指标全面达标。这标志着隆基hpbc二代电池技术进入高效化发展的新阶段。
基于hpbc二代技术,隆基推出了面向集中式市场的hi-mo 9组件产品,输出功率高达660w。在产品发布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隆基已获得超过1gw的hi-mo 9订单。
而在今年8月,bc组件首次入选大型央企招标项目,有望成为bc产品打开国内集中式市场的重要开端。
隆基携手波兰k8凯发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hi-mo x6分布式光伏电站
目前,隆基已有hpbc二代产能1.5gw,每月产出100mw产品。钟宝申透露,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隆基将加快bc电池产能建设,预计明年一季度将有20gw hpbc二代产能大规模投放,预计到2025年底bc产能将达到70gw,到2026年底国内电池产能计划全部切换为bc产能。与此同时,隆基还不断刷新了hbc、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全面巩固企业长期的技术竞争优势。
在业绩说明会上,钟宝申还回答了bc产品的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成本问题,一个是专利问题。
关于降本方面,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的降本还有很大空间。虽然目前隆基hpbc二代组件成本 比topcon组件成本略高,但钟宝申相信,在未来的两年内,bc和topcon组件成本会处在相近的水平。
关于专利方面,隆基已经有充分的布局和研究,也看到了很多新技术路线的选择。截至2024年6月30日,隆基已累计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3166项,拥有bc技术专利数量近200项。对于bc产品来讲,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进行全球化产品的推广。
资讯来源:中国能源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